放射医学教研室
发布时间:2018-11-22   浏览次数:
一、历史沿革:
(一)放射医学教研室的组建
随着国内开始把同位素应用于医学不久,重庆医科大学(原重庆医学院)在1958年即着手筹建放射医学专业,1960年经卫生部批准在我校筹建放射医学系,因此我校是国内较早开展核技术应用于医学并成立放射医学教研室的医药院校之一。
主要技术力量由来自复旦大学医学院(原上海第一医学院)的年富力强的教师和技术人员组成,包括彭大泳、王鼎年、倪济苍、陈铭辉等同志。文革后,部分教师迁入我校附属第一医院组建核医学科或调入放疗科,担任着我校临床核医学及放射治疗学的教学、科研和临床工作。基础部放射医学教研室从80年代更名为实验核医学教研室。2006年学校为适应社会需要和学科发展,基础医学院实验核医学教研室又更名为放射医学教研室。
(二)教研室创始人之一――王鼎年教授简介
王鼎年,教授,男,1929年生,江苏常熟人,1954年毕业于上海医学院。1957年援建重庆医学院来我校工作,长期从事放射性亲肿瘤药物、药物放射免疫测定、硒与肿瘤代谢等方面的研究。1979年参编国内第一批卫生部统编教材《核医学》,1987年主编《检验核医学》。曾任中华医学会全国核医学会实验核医学组成员,四川省核学会理事,中华医学会重庆核医学专委会委员,中国微量元素科学研究会理事等学术职务。
(三)教研室的发展
在老一辈专家严谨治学、学术民主的氛围中,科学研究和学科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主要研究方向由原有的放射病的防护和同位素医学应用两个方向发展到现在的多个方向,为推动我国放射医学的发展做出了较大的贡献。改革开放后先后派出李少林、颜学先、向荣等多名教师赴日本、美国等留学和合作研究,从而带动了教研室的发展,于1982年获核医学硕士授予点,1997年获肿瘤学硕士授予点,2005年获放射医学硕士授予点和核医学博士授予点,2006年获肿瘤学博士授予点,2010年获放射医学博士授予点。目前放射医学教研室已有3个硕士授予点和3个博士授予点。
经40余年的建设和发展,放射医学教研室在自身得到极大发展的同时,也为母校其他学科及全国科研院所输送了放射医学、核医学、肿瘤学及相关领域的教学、科研高级专门人才。并在原放射医学教研室重新组建成的基础医学院核医学教研室、附一院核医学科的基础上,开设了实验核医学、检验核医学、临床核医学、放射防护学、放射治疗学等多门课程,培养了大量的医学人才,现拥有数名知名专家教授和研究生导师。
二、教研室现状
(一)基本情况
放射医学教研室现有在职教师3人。其中博士生导师1人,硕士生导师1人。教授1人,副教授1人,讲师1人。博士1人,硕士1人。享有国务院特殊津贴1人,重庆市核医学学术带头人1名,全国优秀教师获得者1名。学术带头人曾到美国、日本等著名院校进行交流和学习。
目前我室的主要仪器设备有Millipore超纯水系统、核酸/蛋白分析仪、基因扩增仪、冷冻超速离心机、负压抽滤装置、薄层层析、聚丙烯酰胺凝胶装置、全套标准电泳槽、电泳仪、紫外分光光度计、精密电子分析天平、PCR仪、超净工作台(2台)、Olympus倒置显微镜+自动照相装置、CO2培养箱、液体闪烁测量仪(2台)、gamma能谱仪、标记化合物活性及理化特性鉴定设备等。另有专门的无菌操作室1间、放射性核素工作室1间、放射性标记合成专用房间、储源室、仪器室、动物房等。
(二)教学工作
本教研室教学工作主要有临床医学专业《核医学》、医学检验专业《检验核医学》、预防医学和影像医学专业《放射防护学》、影像医学专业《影像核医学》、基础医学专业《实验核医学》、生物工程专业《放射治疗学》等多个层次的教学工作。
现已主编6部教材(全国统编教材7年制临床医学专业《核医学》和5年制《核医学》第5、6、7版),参编5部教材。在完成上述教学工作的同时,积极开展教学改革探索,发表教学论文2篇,制作全国统编教材配套多媒体光盘1张(人民卫生出版社),多媒体课件全部涵盖理论课教学;获卫生部高等医药教材奖1项,省部级优秀教学成果奖1项,校优秀教材奖2项,校优秀教学成果奖2项,2004年李少林教授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现有专用放射性教学实验室共120m2。
(三)科研工作
发表的论文、著作及科研成果: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共100余篇(其中SCI、EI收录10余篇),主编专著3部。近年来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共4项。
承担科研课题情况:本教研室已有肿瘤诊断、治疗以及放射性核素标记、显像等固定研究方向。围绕肿瘤的诊断和治疗,在放射性核素基因显像、基因工程抗体、蛋白质组学等方面,作为课题负责人已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项,主研国家级重点项目1项,负责国家部委课题1项,负责省级科研项目 5 项,负责厅局级科研项目 4 项,横向联合课题1项。
(四)研究生导师简介
李少林教授:博士生导师,男,全国优秀教师获得者,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重庆市第12届人大代表,市政协常委。重庆市学位委员会成员,重庆市教学奖评审委员会委员,四川省核学会常务理事,重庆医科大学学位委员会委员,《Asian Journal of Nuclear Medicine》编委及重庆医科大学学报编委、《重庆医学》杂志编委,《儿童肿瘤》杂志编委等。1999年被评为重庆市医学重点学科《肿瘤学》学术带头人,2000年被卫生部教材办公室、全国高等医药教学、教材建设指导委员会聘为7年制临床医学专业《核医学》主编和5年制统编教材《核医学》第5版主编,2003年被聘为临床医学系统编教材《核医学》第6版主编,2006年又被聘为临床医学系统编教材《核医学》第7版主编。目前已主编全国统编教材8部,参编教材5部,出版专著 3 部,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共 100 余篇,发表文章被国际权威检索机构SCI、EI收录10余篇,在国内核医学界拥有极高的知名度。李少林教授1969年毕业于重庆医科大学医学系,两次赴日本京都大学留学,并为日本国国家癌症中心客座研究员,从事放射肿瘤学、核医学和肿瘤分子生物学研究。主要的研究方向为放射性药物研究和放射肿瘤学。现有在读硕士生12人,博士生8人。已毕业研究生分别在医院、科研单位及高等学校就业。硕士生招生专业:肿瘤学、影像医学核医学、放射医学。博士生招生专业:肿瘤学、影像医学核医学、放射医学。
彭志平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男,博士,39岁,重庆市核医学专委会委员,《重庆医科大学学报》通讯编委,1996年毕业于重庆医科大学获学士学位并留校工作,2002年~2004年重庆医科大学影像医学与核医学硕士学位学习,2007年获肿瘤药学博士学位,2010年在苏州大学进修学习放射医学,2011年参加全国核心脏病学学习。现任重庆医科大学放射医学教研室主任。负责科研课题4项,其中省部级2项,厅局级2项。参编教材6部和专著2部。获省部级教学成果奖1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项,申请国家发明专利3项。发表核心期刊论文多篇。硕士生招生专业:放射医学,肿瘤学,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三、教研室未来发展近景规划
人才培养与引进:近年内重点培养或引进2~3名放射医学方面的教师或者专家。
教学改革:在加强和完善现有核医学教学基础上逐渐增加放射医学、放射治疗学方面的教学工作。
科学研究与学科建设:在已有的固定科研方向的基础上,加强在放射医学方面的科研力度,争取通过学校的大力支持和教研室的不懈努力,建立在国内放射医学界有一定影响力与广泛联系的教研室。
四、附件
1、 老照片(附后)
2、 从上海来室人员:彭大泳、王鼎年、倪济苍、陈铭辉
3、 历任教研室主任
彭大泳(1960~1978),吴国桢(1960~1980),王鼎年(1980~1995),
李少林(1995~2006),彭志平(2006~至今)
4、 50年重大事件
1960年:成立放射医学系,随后组建放射医学教研室;
1972年:在原放射医学教研室基础上组建核医学教研室;
1982年:获核医学硕士学位授予点;
1997年:获肿瘤学硕士学位授予点;
2005年:获放射医学硕士学位授予点;
2005年:获核医学博士学位授予点;
2006年:获肿瘤学博士学位授予点;
2010年:获放射医学博士学位授予点。
5、 主要教学与科研成果
⑴教学:
1) 李少林,重庆市教学成果三等奖,2009年
2) 李少林,卫生部高等医药教材三等奖,2005年
3) 李少林,全国优秀教师,2004年
4) 李少林,校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2006年
5) 李少林,校优秀教材二等奖,2004年
6) 李少林,校优秀导师奖,2006年
7) 李少林,主编全国统编教材《核医学》五年制(第5、6、7版),七年制(第1版)
⑵科研:
1) 李少林获重庆市科技进步三等奖,2006年
2) 李少林获四川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995年
3) 李少林获四川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996年
4) 李少林获重庆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996年
省部级课题清单:
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肿瘤干细胞体内可视化研究及核素治疗初探”(2010-2012,批准号30970843,项目负责人李少林):经费29万元;
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蛋白质组学指纹图谱技术差异蛋白放射性核素肿瘤显像”(2006-2008,批准号30570523,项目负责人李少林):经费26万元;
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乳腺癌的生物学特性和临床对策” (2005.1~2005.12,批准号30424005,项目负责人李少林):经费7.5万元;
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因工程抗体肿瘤放射免疫显像”(2004-2006,批准号30370422,项目负责人李少林):经费30万元;
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受体介导c-erbB2基因肿瘤显像”(2001-2003,批准号30070230,项目负责人李少林):经费24万元;
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耐药基因转染造血干细胞抗化疗毒副作用及机理研究,批准号30330590,项目负责人金先庆,李少林第三主研,总经费120万元)。
7) 重庆市科委重点科学技术攻关项目“c-erbB2癌基因反义显像和反义基因治疗肿瘤”(渝科委计【1998】19号),经费:7万元,项目负责人李少林。
8) 中共中央统战部华夏英才基金(2003),项目负责人李少林,经费:3 万。
主要论文清单:
“SCI、EI”收录文章:
1) Li Shaolin, et al.Synergistic antitumor effects of I-LC-1 IgM and IL-12 vaccine on Lewis lung carcinoma. Int Immunopharmacol,2009,10:
2) Li Shaolin, et al.Preparation and Quality Test of Superparamagnetic Iron Oxide Labeled Antisense Oligodeoxynucleotide Probe: A Preliminary Study. Annals of Biomedical Engineering,2009,37
3) Li Shaolin, et al.Production and radioimmunoimaging of novel fully human phage display recombinant antibodies and growth inhibition of lung adenocarcinoma cell line overexpressing Prx I. Cancer Biology & Therapy,2009,8
4) Li Shaolin, et al. Labeling polypeptide with 99mTc and bioactivity get back. Nuclear Science and Techniques, May 2001, 12 (2): 99
5) Li Shaolin. Uptake of Tc5+-Complexes in Ischemic Myocardial Slices and its Dissociable Ability. Acta Pharmacologica Sinica, 1997,18(5):465
6) 谢娟,李少林. 99mTc-EC-ASODN反义探针的合成和标记,核技术,2005, 28(6):449-453
7) 李少林等.肝脏肿瘤显象剂99mTc(V)-DMSA的应用.1994-5, 核技术,               17(5):310-4
8) Li Shaolin, et al. Effects of glutamate dehydrogenase, choline oxydase and glucose-6-phosphatase on 67-Ga accumulation in   lysosome. Acta Pharmacologica Sinica,1995,16(1):51-4
9) 李少林等.五价锝标记DMSA药盒制备方法的评价与优化.核技术,1999,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