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首页  >  科学研究  >  科研平台  >  正文

分子医学与肿瘤研究中心简介

作者: 发布时间:2018-11-22 浏览量:

一、研究中心概况
重庆医科大学分子医学与肿瘤研究中心(Molecular Medicine and Cancer Research Centre, ChongQing Medical University, MMCRC-CQMU)是顺应后基因组时代国际生物医学发展前沿和潮流、实现重庆医科大学“搭建科研大平台、培育科研大团队和培育科研标志性人才”的科研机构体制改革而建立。
中心主要依托重庆医科大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遗传学、病原生物学等“十一五”省部共建重点学科,并有机整合基础医学院病理学、免疫学和放射医学等教研室的相关人力和硬件资源,以实现学科交叉融合以及资源的合理配置共享,进一步凝练研究方向和突出研究特色。
中心的整体研究以重要人类功能基因的功能和恶性肿瘤的分子机制研究为切入点,目前设有功能基因组学与蛋白质组学、细胞信号传导与细胞增殖调控、肿瘤发生转移及免疫机制、以及基因工程与基因疫苗四个研究方向,坚持基础研究创新和创新成果的技术转化相结合,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相结合,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相结合原则。中心研究成员同时还承担有研究生《基因组学》、《分子病理学》、《蛋白质组学》和本专科生各专业《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病理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免疫学》必修课程的教学任务。
中心现有在编研究人员51人,其中教授14人,副教授 13人,主要研究骨干人员均具有博士学位和国外留学经历。近5年获得国家自然基金19项,省部级科研项目11项,发表SCI论文30余篇,科研成果及专利10余项,共招收博士和硕士190余人。
中心实行研究中心主任负责制,遵循协作、联合、共享、流动和开放的运行机制。中心的长远建设目标是将该研究中心建设成为集科学研究-临床应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为一体的、有自己特色和优势的、在国内外相关领域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分子医学与肿瘤研究中心。

二、研究中心主任
 
宋方洲,博士,教授/博导,现任重庆医科大学分子医学与肿瘤研究中心主任,基础医学院副院长。省部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教育部“高等学校骨干教师计划”首批资助项目获得者,重庆市首届学术技术带头人,重庆市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重点学科带头人,华中科技大学兼职博导,中华医学会医学细胞生物学分会委员,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会员及重庆分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重庆市遗传学会常务理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同行评审专家,《Gene》《Cancer Biol.Ther.》《Molecular and Cellular Endocrinology》《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报》《中国药理学报》《医学分子生物学》等杂志特邀审稿专家。
长期从事分子生物学、遗传学和细胞生物学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已经主持承担和主研了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重点项目、国家及省部级重点攻关项目、教育部骨干教师计划、春晖计划、留学回国人员基金及国际合作等科研项目40余项,在人类新基因NFBD1和MCHR2的功能以及宫颈癌的基因治疗、白细胞介素、基因工程药物、蛋白质组学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研究成果,先后在Cancer Biol. Ther.、Food Chemistry 、Genes Cells、Gene、Mol.Cell Endocrinol.和《中国科学》等国内外著名杂志发表论文100余篇,主编和参编教材及专著多部,指导博士和硕士研究生30余名。获省部级一等奖二项、二等奖一项,获国家发明专利三项。现指导的在读博士后1名、博士研究生8名(1名印度博士留学生)、硕士研究生12名。

三、研究团队
研究团队成员来自基础医学院的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研室、免疫学教研室、细胞生物学及遗传学教研室、病理学教研室、病原生物学教研室及放射医学教研室等六个相关学科研究队伍有机整合而成。
现有教授14名、博士生导师9名,其中50岁以下8名;副教授13名、硕士生导师18名,讲师17名,助教3名。学术队伍中具有博士学位20名,硕士学位23名,45岁以下的中青年占75%。已经形成一支知识结构、年龄结构和专业技术结构合理,学术思想端正,学术气氛活跃、综合素质优良的以中青年学术骨干为主体的教学科研学术团队。

四、研究方向
整体研究以恶性肿瘤的分子机制和重要肿瘤相关新基因研究为切入点,设置肿瘤功能基因组学与蛋白质组学、肿瘤细胞信号传导与细胞增殖调控、肿瘤发生转移及免疫机制、以及肿瘤基因诊断与基因治疗四个研究方向。

研究方向一:肿瘤功能基因组学与蛋白质组学
本研究方向重点开展恶性肿瘤的功能基因组学研究。以恶性肿瘤相关新基因的筛选、鉴定与功能解析为中心目标和突破点,在分子、细胞与个体水平上对这些新基因的功能进行相对系统的研究,并阐明这些新基因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分子机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开展以这些新基因为靶点的转化医学研究,开发新的肿瘤分子诊断与基因治疗方法。现重点进行重要人类功能基因尤其是恶性肿瘤相关基因(如NFBD1、MCHR2、PRR11、IL-18、IL-24、HPV-16 E6/E7等)的功能与应用研究,已经在IL24和HPV-16 E6/E7基因功能研究方面取得了一批标志性的成果,初步显现规模效应。现承担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20余个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项目,总经费200余万元;近三年在Genes Cells、Oncology等国内外核心学术刊物发表论文60余篇。

研究方向二:肿瘤转移及分子机制
本研究方向重点从事肿瘤转移及分子机制的研究。浸润转移是恶性肿瘤细胞的生物学特征,也是恶性肿瘤预后差的主要原因之一。但机制仍然不清楚。目前临床对其治疗仍无有效方法。对于其机制的探讨,具有重要临床意义。本研究方向小组,长期从事大肠癌、乳腺癌、肝癌等肿瘤细胞的浸润转移机制的研究,着重从组织蛋白酶、金属蛋白酶、转移相关癌基因对肿瘤浸润转移的影响及其调控因素对肿瘤浸润转移影响进行了探讨,并首次探讨了PARP 与大肠癌粘附分子关系及其与肿瘤浸润转移的影响。为该类肿瘤浸润转移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新思路。参加和主持完成了多项相关内容的国家级、省部级科研课题。撰文数十篇,发表在国内外杂志,其中,多篇被SCI、CSCD核心库收录。参与的课题曾获原四川省人民政府科技进步奖二等奖、重庆市科技进步三等奖。

研究方向三:肿瘤的细胞信号传导与细胞增殖调控
本研究方向主要从事细胞信号传导的研究。细胞信号传导与疾病的发生发展以及治疗密切相关,致病因素通过影响和改变细胞信号传导途径而导致疾病的发生,同时治疗药物通过干预、矫正和诱导疾病组织细胞相关信号传导途径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本研究方向重点开展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细胞增殖和凋亡相关信号传导以及各信号传导通路的交互联系,探寻肿瘤治理的新靶点;同时开展新型抗癌中药的抗癌及免疫调节治疗肿瘤的分子机理的研究,是中药现代化研究的一种尝试,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和社会价值。研究组拟在任期内至少在国际同行主流期刊发表SCI收录的研究论文2篇。

研究方向四:肿瘤基因诊断与基因治疗
本研究方向主要从事肿瘤的基因诊断与基因治疗以及相关基因工程产品的开发与研制,力图将上述三个方向的理论研究转化并应用于临床。并探索开发具有自身特色的基因工程外源基因表达载体系统,主要着眼于以双歧杆菌为表达系统的实体瘤基因治疗方面的探索。另外还以探讨肿瘤逃逸机体免疫的机制、发现新的肿瘤特异性抗原,进而动员机体固有免疫和特异性免疫、以最大程度清除残存肿瘤细胞为目的。通过分子生物学技术,构建能诱导宿主产生较强的保护性免疫的融合基因疫苗,进而探索基因疫苗在BCG、IL-12、GLS、SEA等非特异性诱导剂协助下激活免疫细胞所产生的抗肿瘤效应;进一步探索研究包括病毒载体、细菌载体和肿瘤特异性启动表达在内的肿瘤靶向性治疗机制。

五、承担科研项目
项目名称 任务来源 起止时间 经费(万元) 负责人
利用RNAi技术抑制人乳头状瘤病毒-16(HPV-16)E6基因表达的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371479 2004.1~
2006.12 18.0 宋方洲
黑色素浓集激素受体2(MCHR-2)基因表达及功能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30671008 2007.1~
2009.12 27.0 宋方洲
NFBD1在宫颈癌中的作用及其靶位治疗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30872758 2009.1~
2011.12 33.0 宋方洲
带有HPV16 E6/E7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载体转染树突状细胞后治疗子宫颈癌的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800945 2009.1-
2011.12 18.0 易发平
一个新的肿瘤相关基因--PRR11的鉴定与功能解析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30801356 2009.1-
2011.12 20.0 卜友泉
PPARγ和β-catenin对HBV相关性肝癌发生的作用机制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771925 2008.1~
2010.12 30.0 冯 涛
乙肝病毒X蛋白对Wnt/Wingless信号转导的影响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371274 2003.1~
2005.12 20.0 冯 涛
高强度聚焦超声波杀伤细粒棘球绦虫棘球蚴的基础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2004.1~
2006.12 19.0 叶 彬
高基体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分子机制 国家自然基金 2007.1-2009.12 27.0 易永芬
基因工程抗体肿瘤放射免疫显像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2004-2006 30.0 李少林
乳腺癌的生物学特性和临床对策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2005.1~2007.12 5.0 李少林
蛋白质组学指纹图谱技术差异蛋白放射性核素肿瘤显像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2006-2008 26.0
 李少林
NIRF蛋白在HBV核心蛋白泛素化中的作用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872248 2009.01~
2011.12 32 
段昌柱
PARG对PI3K/AKt 和MAPK蛋白激酶级联反应的影响在大肠癌转移中的作用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2009.1-2011.12 31.0 王娅兰
脱氧核酶抗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实验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270584) 2003 - 2005 25.0 朱道银

TrpD基因敲除耦连靶向递送GLS/IL-12的重组BCG治疗性活疫苗的实验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400375) 2005 - 2007 25.0 朱道银

乙型肝炎病毒重组体及重组规律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800970/C150703 2009.1~
2011.12 20.0 邓小燕
miR-21 调控DN 系膜细胞增殖的PI3K/PTEN 信号途径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800534 2009.01-2011.12 20.0 张政
Actin超分子复合结构体系动态演化规律的探索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20803098 2009.01-2011.12 18.0 张军
MCPH1在宫颈癌中的作用及其靶位治疗的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800410 2009.01~2011.12 20.0 袁成福
肥胖相关因子受体基因克隆表达及其新的药物作用靶点的基因功能与病蛋白质组学研究 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2007.1~
2009.12 20.0 宋方洲
NFBD1在宫颈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研究 教育部博士点课题 2008.1~
2010.12 6.0 宋方洲
肥胖相关因子受体功能及蛋白质组学研究 国家教育部春晖计划 2004.1~
2006.12 3.0 宋方洲
高基体在胃癌中的作用及机制 教育部博士点基金 2007.1-2008.12 6.0 易永芬
转染Maspin cDNA抑制胃癌细胞侵袭和转移 重庆市教委 2004-2006 6.0 易永芬
NFBD1在宫颈癌中的作用及其靶位治疗研究 重庆市科委自然科学基金 2007.9~
2009.9 2.0 卜友泉
DNA损伤后NFBD1转录下调机制的研究 NSFC高分落选项目 2006.1~
2006.12 1.0 卜友泉
恶性肿瘤相关基因的挖掘、筛选与初步分析 重庆医科大学重点课题 2007.5~
2009.5 10.0 卜友泉
基于DNA shuffling技术的尿酸酶的分子改造 重庆医科大学课题 2004.1~
2006.12 1.5 卜友泉
蜱抗凝血肽与DSGS肽的双功能分子的建立 重庆市科委 2004.1~
2006.12 2.0 叶 彬
蜱抗凝血肽与DSGS肽的双功能分子的建立 重庆医科大学课题 2004.1~
2006.12 1.5 叶 彬
NIRF泛素化P53蛋白机理的研究 重庆市教委 2008.1~
2009.12 3.0 段昌柱
NIRF,一个新的P53泛素化蛋白 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计划项目 2008.1-2010.12 2 段昌柱
5-AIQ引起PARP抑制对大肠癌转移影响及其机制的研究 重庆市科委 2006.10-2008.10 3.5 王娅兰
体内质粒IL-3基因和质粒CD40L基因共同诱导小鼠肝脏移植免疫耐受相关树突状细胞及其机制的研究 重庆市教委 2005.1-2007.12 4.5 王娅兰
核糖核酸酶抑制因子转基因脐血干细胞治疗肿瘤的应用基础研究 重庆市科委 2006.10-2008.10 3.0 陈俊霞
核糖核酸酶抑制因子对肿瘤细胞浸润、转移的机制及应用研究 重庆市教委 2006.1-2007.12 3.5 陈俊霞
核糖核酸酶抑制因子对肿瘤细胞生长、转移机制及应用研究 辽宁省教委 2005.1-2007.12 2 陈俊霞
云芝黄芪对乳腺癌的免疫调节作用 重庆市科委 2006.10-2008.10 3.0 鲍依稀
云芝黄芪对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及乳腺癌动物模型免疫调节作用机理的探讨 重庆市教委 2006.1-2007.12 3.0 鲍依稀
云芝糖肽免疫信号传导信号通路及其有效组分分析 NSFC高分落选项目 2008.1-2008.12 1.0 鲍依稀
actin超分子聚合结构体系动态演化及规律研究 重庆市教委 2008-2009 3.0 张 军
重庆市病理现状及对策 重庆市科委 2007.7-2008.9 1.5 赵 涌
新型肿瘤组织微阵列研究与应用 重庆市科委 2004.9-2007.8 3.0 赵 涌
构建表达UreB基因工程乳杆菌以防治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研究 重庆市教委 2006.9-2008.9 2.0 张德纯
双歧果蔬饮料产业化的研究 重庆市科委十一五重点科技公关项目 2007.-7-2010.7 30.0 张德纯
双歧啤酒的研究 重医科技创新 2006.1- 2008.12 3.5 张德纯
用双歧杆菌构建人轮状病毒VP4重组载体口服活疫苗 重庆医科大学重点项目 2006.1~
2008.12 2.0 马永平
凋亡相关信号传导通路在去甲斑蝥素诱导胃癌细胞凋亡中的作用研究 重庆医科大学引进人才基金 2008.1~
2009.12 8.0 刘智敏
脑缺血再灌致智力障碍的线粒体机制及药物干预作用研究 重庆医科大学课题 2008.1~
2009.12 1.0 李 梨
注:以上仅为部分代表性课题
六、科研成果及发明专利
成果名称 类型 获得时间 完成人
利用RNAi技术及联合使用HIL-24进行子宫颈癌基因治疗的基础研究 重庆市科技进步三等奖 2010.3 宋方洲
一种携带质粒pBIF10的两歧双歧菌菌株及其应用 国家发明专利 2005.5 马永平
一种双歧杆菌―大肠杆菌穿梭表达载体pBES、双歧杆菌―ETEC CEA/I重组载体及其用途 国家发明专利 2008.5 马永平
宋方洲
重组双歧杆菌―hRV/VP7表达载体及其口服疫苗 国家发明专利 2008.7 马永平
宋方洲
重组双歧杆菌―hRV―VP4表达载体及其口服疫苗 国家发明专利 2008.7 马永平
糖核酸酶抑制因子抗肿瘤基因治疗及其机理的研究 辽宁省科学技术研究成果 2005 陈俊霞(主要完成人)
核糖核酸酶抑制因子抗肿瘤基因治疗及其机理的研究 辽宁省科学技术奖励三等奖 2006 陈俊霞(主要完成人)
胃肠癌侵袭转移的分子机制及抑制研究 重庆市科委鉴定成果 2008 易永芬
活血化瘀药异病同治生物调空基础研究及抗血管增生药效物质筛选 重庆市科技进步奖(三等奖)
 2006 王娅兰(主要完成人)
活血化瘀药异病同治生物调空基础研究及抗血管增生药效物质筛选 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 三等奖 2006 王娅兰(主要完成人)
双歧果蔬饮料 国家发明专利 2005 张德纯
双歧啤酒的制备 国家发明专利 2006 张德纯
结核病治疗性疫苗的实验研究 重庆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2005 朱道银
抗结核分枝杆菌的10-23脱氧核酶 国内发明专利 2006 朱道银

七、代表性SCI论文
成果名称 类型 获得时间 完成人
Proteomic Analysis of Cervical Cancer Cells Treated with Adenovirus-Mediated MDA-7. Cancer Biol Ther.
SCI论文(IF2.8) 2008 Jan 2;7(4). 510-516 宋方洲
Melanoma differentiation-
associated gene-7/Interleukin 24 inhibits invasion and migration of human cervical cancer cells in vitro.  Saudi Med J.
SCI论文 2007,28(11):477~481 宋方洲
Screening and identification of the proteins interacting with the transcription factor X-box binding protein 1.   Progress in Biochemistry and Biophysics.
SCI论文 2006,33(8):745-753 宋方洲
Sp1-mediated transcriptional regulation of NFBD1/MDC1 plays a critical role in DNA damage response pathway.  Genes Cells.
SCI论文(IF: 3.2) 2008 Jan;13(1):53-66. 卜友泉
Induction of functional MT1 and MT2 isoforms by calcium in anaplastic thyroid carcinoma cells.  FEBS Lett
SCI论文(IF: 3.4) 2007;581(13):2465 刘智敏
Calcium-mediated activation of PI3K and p53 leads to apoptosis in thyroid carcinoma cells.  Cell Mol Life Sci
SCI论文(IF: 4.8)  2007; 64(11):1428 刘智敏
Upregulation of heme oxygenase-1 and p21 confers resistance to apoptosis in human gastric cancer cells.  Oncogene
SCI论文(IF : 6.8)  2004; 23(2):503 刘智敏
Cell death induced by ent-11alpha-hydroxy-15-oxo-kaur-16-en-19-oic-acid in anaplastic thyroid carcinoma cells is via a mitochondrial-mediated pathway.  Apoptosis
SCI论文(IF: 4.5)  2005; 10(6):1345 刘智敏
Cell death induced by Pteris semipinnata L. is associated with p53 and oxidant stress in gastric cancer cells.  FEBS Lett
SCI论文(IF : 3.5)  2005; 579(6):1477 刘智敏
Protective effects of icariin on neurons injured by cerebral ischemia /reperfusion.  Chin Med J,SCI论文 2005,118(19):1637-1643 李  梨
Clinical Studies of Immunomodulatory Activities of Yunzhi-Danshen in Patients with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Journal of Alternative and Complementary Medicine
SCI论文 2006;12(8):771-776.  Y X Bao
第一
Immunomodulatory effects of Lingzhi and San Miao San supplementation on patients with rheumatoid arthritis. Immunopharmacol Immunotoxicol.
SCI论文 2006;28(2):197-200.  Y X Bao
第一
Immunomodulatory Activities of Yunzhi and Danshen in Post Treatment Breast Cancer Patients.  Am J. Chin Med.
 SCI论文 2005;33(3):381-395. Y X Bao
第二
Immunoregulatory and Anti-Tumor Effects of Polysaccharopeptide and Astragalus polysaccharides on Tumor-Bearing Mice.  Immunopharmacology and Immunotoxicology. SCI论文 2008, 30(4):771-782  Y X Bao
通讯
Research on the anti-tumor effect of Ginsenoside Rg3 in B16 melanoma cells.  Melanoma Research. SCI论文 2008(4)(had been accepted) Chen JX
第一及
通讯
Antitumor effects of human ribonuclease inhibitor gene transfected on B16 melanoma cells.  Int J Biochem Cell B.
SCI论文,(IF,4.8) 2005,37(6):1219-1231 Chen JX
第一
Effects of transfection of Human Ribonuclease Inhibitor Gene on B16 Melanoma Cells and Tumor Metastasis.  Prog. Biochem. Biophys.
SCI论文 2004,31(6):523-531 Chen JX
第一
Antitumor effect of hematopoietic cells carring the ribonuclease inhibitor. Cancer Gene Ther.SCI论文,(IF,3.6) 2005, 12 (3) Chen JX
第二
Expression of mucins and E-cadherin in gastric carcinoma and thei clinical significance.  World J Gastroenterol SCI论文 2004;10:3044-3047 Yi YF
通讯
In Vivo Expansion of Two Distinct Dendritic Cells in Mouse Livers and Its Impact on Liver Immune Regulation Liver Transplantation SCI论文,(IF,4.7) 2006,12(12):1850�C1861 Wang YL
第一
Experimental study of HPV16 subgenes-immortalized human endocervical cells H8 differentiation induced by Nordy   Anti-cancer Drugs
 SCI论文 2008, (4) Zhao Y
通讯
The Expression of Bcl-XL, Bcl-XS and p27Kip1 in Topotecan-Induced Apoptosis in Hepatoblastoma HepG2 Cell Line.  Cancer Investigation,
SCI论文

  2008,26(5):456-463 Zhang J
第一
Preliminarily Investigating the Polymorphism of Self-organized Actin Filament in Vitro by Atomic Force Microscope.  Acta Biochim Biophys Sin,
SCI论文 2004,36(9):637-643  Zhang J
第一
A novel dynamic model for actin polymerization based on the idea of self-catalysis. FEBS J
 SCI论文 2005,272 (S1): 337 Zhang J
第一
Application of atomic force microscopy in morphological observation of antisense probe labeled with magnetism Mol Vis
SCI论文 2008,14(1):114-117 Shaolin Li
通讯

八、学术专著与教材
专著或教材名称 出版社 获得时间 完成人
Apoptosis in Carcinogenesis and Chemotherapy: Carcinogenesis and Therapeutic Strategies for Thyroid Cancer. Springer Science+Business Media B.V. 2009 刘智敏
Cancer Gene Therapy Research Signpost. India. 2010. 卜友泉
《生物分析化学》 科学出版社 2007 马永平
参编
《疾病蛋白质组学》 科学出版社 2008 马永平
参编
《乳腺癌的基础理论与临床实践》 科学出版社 2008 赵涌
副主编
《现代肿瘤学基础》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 赵涌
副主编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第2版)(国家级十一五规划教材) 科学出版社 2005 宋方洲
副主编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卫生部统编规划8年制教材)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0 冯  涛
副主编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习纲要与同步练习》(医学课程学习纲要与强化训练) 科学出版社 2010 卜友泉
主编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高等医药院校基础医学国家级教学示范教学中心实验教学系列教材) 科学出版社 2008 宋方洲
主编
《医学分子生物学》
(卫生部统编规划8年制教材)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 宋方洲
参编
《Experimental Manual in Medical Biochemistry》 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8 卜友泉
马永平参编
《医学遗传学》第一版
(梁素华主编)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6 陈俊霞
参编
《医学细胞生物学学》第五版(杨抚华主编) 科学出版社 2007 陈俊霞
参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