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首页  >  师资队伍  >  导师队伍  >  硕士生导师  >  法医学教研室  >  正文
邓世雄
教授,博士生导师
招生专业:法医学
研究方向:图像处理在法医中的应用;生物医学信息检测及处理;法医生物检材中痕量小分子筛选及建立检测新方法等领域开展基础研究与转化应用研究
通讯地址:重庆市渝中区医学院路1号重庆医科大学法医教研室楼
电子邮箱(电话):dengshixiong1963@163.com

个人简介

邓世雄,教授,博士生导师。1989年加入重庆医科大学,在校期间曾先后担任法医学教研室副主任、基础医学院团总支书记、基础医学院副院长、校长助理及重庆医科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

迄今,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主持公安部、最高人民法院、重庆市科委以及重庆市教委等项目多项。在学术刊物Nano Letters, Analytica Chimica Acta, Microchimica Acta, Microchemical Journal, Analytical Method等发表科研论文50余篇,其中SCI收录20余篇,EI收录3篇;获得国家发明专利3项。

教育背景及工作经历

1979-1984 重庆医科大学法医学专业 学士

1984-1986 甘孜州卫生学校任教

1986-1989  重庆医科大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硕士

1989-1992 重庆医科大学任教

1992-1996  重庆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法医学教研室副主任、基础医学院团总支书记

1996-2003  基础医学院副院长

2003-2004 重庆医科大学校长助理

2004-2018  重庆医科大学副校长

2018-2023 重庆医科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

学术兼职

中华医学会医学教育分会常委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医学教育分会临床学组主委

教育部高等学校合格评估专家

教育部临床医学专业认证专家

重庆市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

奖项及荣誉

2001年,基础医学院实验室建设与实验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改革,重庆市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2005年,重庆市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师

2008年,重庆市第二届学术技术带头人

2017年,交叉集成、基础与临床全线贯通式临床医学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重庆市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2021,岗位胜任力导向的“六整合六提升”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新体系的构建与实践庆市教学成果奖特等奖

主持科研项目

2007~2008,最高人民法院,医疗纠纷与医疗事故赔偿适用法律调研律调研

2008~201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底层图像挖掘理论和技术及其在法医学的应用

2009~2011,省部级科研项目,基于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的酒精即时检测系统

2013~2014,重庆市沙坪坝科委,命案现场重建的法医学专家系统研发

2015~2018,重庆医科大学重点项目,法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2015~2018,重庆市教委重点项目,“5+3”一体化临床医学专业培养模式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2017~2020,重庆市高教学会重点项目,医学院校教学研究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

2021~2024,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基于纳米传感器的联合检测在推断死亡间隔时间中的应用研究

代表性论文、专利

1 Zhang L#, Fu Y#, Tong Y, Xie G*, Deng S*. Dynamic DNA Assembly by Programmable Hybridization Chain Reaction Mimicking Tubulin[J/OL]. Nano Letters, 2024, 24(8): 2603-2610.

2 Gan L#, Liao S, Xing Y, Deng S*.The Regulatory Functions of lncRNAs on Angiogenesis Following Ischemic Stroke. Frontiers in molecular neuroscience,13:613976,2020

3 Fu Y#, Zhang L#, Xing Y, Deng S*.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DNA methylation using sequence-specific, real-time 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 Anal Chim Acta. 2022 Dec 1; 1235:340535.

4 Liao L#, Xing Y, Xiong X, Gan L, Hua L, Zhao F, Tong Y, Deng S*. An electrochemical biosensor for hypoxanthine detection in vitreous humor: A potential tool for estimating the post-mortem interval in forensic cases. Microchemical Journal. 104760,2020.

5 Song Y#, Gao K#, Cai X, Cheng W, Ding S, Zhang D*, Deng S*. Controllable crRNA Self-Transcription Aided Dual-Amplified CRISPR-Cas12a Strategy for Highly Sensitive Biosensing of FEN1 Activity, ACS synthetic biology,11(11)3847-38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