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免疫学科是我校第五个进入全球ESI前1%的学科。1956年建校之初,来自上海第一医学院(现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微生物学教研室的余传霖、陈仁溥、裴润芳、胡宏老师(以后均成为著名免疫学、微生物学专家)等筹建了免疫学与微生物学教研室,并培养了一大批遍布国内外的从事免疫学、微生物学的专业人才,为原免疫学与微生物学教研室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给教研室留下了宝贵财富和优良传统。1978年经国家学部委员会批准设立了免疫学硕士学位授权点,招收了全国首届免疫学硕士生,并开始了结核病的免疫学研究及克山病的病原学研究等科研工作。2005年基础医学一级学科及免疫学二级学科成功获批硕士学位授予权单位,为我校免疫学科的腾飞再一次提供了难得的契机。2006年3月,由于学科发展的需要,学校将免疫学科从免疫学与微生物学教研室中独立出来,成立了基础医学院免疫学教研室。之后,在第一任学科学术带头人朱道银教授的带领下,围绕“感染免疫”、“肿瘤免疫”及“结核免疫与疫苗研究”等方向开展了系列科研工作。之后在卢贤瑜教授和陈全教授等带领学科开展全校免疫学教学和“感染免疫"与"肿瘤免疫”领域相关科研工作,为学科建设和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2017年我校引进重庆市高层次人才金艾顺教授(第三批重庆市学术技术带头人)主持免疫学教研室学科建设工作。组建了免疫学研究平台和肿瘤免疫基础与转化研究团队,并于2018年被重庆市科委认证为肿瘤免疫基础与转化研究重庆市重点实验室。2024年市科委重点实验室优化重组后更名为肿瘤免疫调节与免疫干预重庆市重点实验室。免疫学教研室先后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和其它科技项目十余项,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科技论文150余篇,出版科技专著及教材30余部,获得科技成果奖2项,获得专利1项。先后数人担任中国微生物学会理事、重庆微生物学会理事、常务理事、副理事长、重庆市免疫学会常务理事、重庆市性病艾滋病防治专家委员会委员、副主任委员、《国际生物制品学杂志》副主编、《国际检验医学杂志》编委等。
教研室现状
一、师资队伍
在学校学院大力支持下,学科大力引进国内外符合学科发展定位和研究重点领域的青年人才,组建了一支富有创新精神和国际竞争力的师资队伍。现有教师19名,其中教授3名,副教授/副研究员4名,讲师7名。具有博士学位15人。博士后研究员3名。
u教研室主任:金艾顺教授
u党支书记、教研室副主任:何斯荣副教授
u教授:金艾顺(博导)、陈全(硕导)、陶崑(硕导)
u副教授/副研究员:何斯荣(博导)、汪英颖(硕导)、王建为(硕导)、李婷婷(硕导)
u讲师:蒋英、朱钰、王王、王应明、胡超、曾杰、吴蕊鑫
u师资博士后研究员:陈桐、闫敏、付寒
u助理研究员:韩晓建、黄晶晶
二、教育教学
教研室承担了全校《医学免疫学》、《免疫系统》、《临床疾病的免疫学基础与运用》等本科和研究生的理论与实验课程教学任务。医学免疫学2009年成功申报校级优质课程,2024年被认定为校级课程思政示范项目。教研室基于医学免疫学的课程特点和教学对象的知识架构,按照我校“创建一流医科院校,培养卓越医师”的办学目标以及“医学与人文融合、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培养要求,结合本课程是医学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和桥梁课的定位,构建了虚实结合、学研用多维融合、互动立体化教学新模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及主动性,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和反响。教研室教师具有扎实学术功底,深厚的理论基础,主编或参编了《医学免疫学》、《临床免疫学》、《人体概述二》等多部国家级规划教材,并建立了多门线上网络课程。教学经验丰富,讲课深受学生欢迎,教研室老师多次获得学校学院讲课比赛奖、教学创新大赛奖,发表多篇教育教学研究相关教改论文,获批重庆市教改项目和重庆医科大学十大育人精品项目等教改项目。
三、科学研究
科研团队以临床问题为导向,关注国际免疫学研究的前沿领域,密切与临床学科开展免疫基础与转化应用的合作研究,主要围绕“肿瘤免疫基础与肿瘤免疫治疗”、“感染免疫”、“自身免疫病发病机制与免疫治疗”等领域开展系列原创性基础研究和临床转化应用研究。免疫学研究平台拥有1100平方米的实验室,约3000万元的免疫实验所需的流式细胞仪、抗体制备和纯化系统等仪器设备,是本着“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惠互利、共赢合作、长远发展”原则,集教、研、学、产、医多位一体的高水平的基础与临床多学科交叉的创新平台。免疫研究平台2018年被重庆市科委认证为肿瘤免疫基础与转化研究重庆市重点实验室,2024年在科委优化重组后更名为肿瘤免疫调节与免疫干预重庆市重点实验室。平台近年来在Nature Medicine、Nature Protocol、Journal of European Immunology、Oncogene、Nature Communications、JCI insights、Signal Transduct Target Ther等权威学术期刊上发表研究论文50多篇,获得省市级奖项1项,获得授权发明专利5项,国际专利1项,出版学术专著4本;总科研项目达28项,其中国家级项目12项,重庆市项目14项,横向合作项目2项。总科研经费达2541.5万元为科学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资金支持。
四、人才引进与培养
近年来教研室筑巢引凤,积极引进多名海内外优秀人才,推动学科和团队建设,并坚持引育并重,培养拔尖人才,积极选派优秀青年师资进修学习,搭建广覆盖、多层次、全周期、国际化的人才引育体系。教研室结合自身办学特色和目标定位,建立符合医学免疫学特点的产学研融合的科研育人体系:①遴选优秀本科生、研究生示范项目和优秀团队科研培育计划,建立前沿科研项目和实训资源的转化机制,并从经费、仪器、场地等资源给予支持,让学生在科研实践中认识和鉴定个人的专业理想,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专业自信;②以项目实训和综合实践的方式建立拔尖人才的本硕博贯通科研育人模式;③通过高校、医院、药企等单位共同联合指导学生的科研实践,加强高校与行业的交流,达成科研育人的共识,使学生的学习真正做到学能所用。截止2024年度教研室累计培养本硕博研究生共计89人,其中博士研究生21人(免疫专业14人,临床专业7人),硕士研究生57人(免疫专业42人,临床专业15人),本科生科研训练培养11人。至今,免疫学专业硕士、博士毕业生主要在全国科研院所、医院临检中心等就职工作或国内外知名院所继续求学深造,毕业就业率达到95%以上,为社会培养和输送了免疫学专业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