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研室最早由李韵笙、康格非等老一辈知名生化专家于1956年从上海第一医学院分迁来渝组建重庆医学院时建立,具有深厚的学科底蕴和悠久的发展历史。本学科为全国首批硕士学位授权点,现为重庆市重点学科,ESI全球排名前1%学科,生物学一级学科硕士和博士授权点,生物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热忱欢迎国内各大院校相关专业的优秀学生报考本学科专业的硕士和博士研究生!诚邀海内外优秀博士加盟本学科博士后队伍,诚邀海内外优秀人才加盟本教研室!
一、历史沿革
(一)教研室组建历史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研室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和深厚的学科底蕴,其前身是原生物化学教研室和原分子生物学教研室。原生物化学教研室最早由李韵笙、王征泰、康格非、吕懿娟等老一辈知名生化专家于1956年从上海第一医学院分迁来渝组建重庆医学院时建立。1956年建院初,上海第一医学院西迁来渝组建重庆医学院基础部生物化学教研室的教师一共10名(李韵笙,朱伯明,王征泰,吕懿娟,康格非,王雪英,徐书绅,陈聪秀,李文婉,胡献珍)。在随后的发展过程中,又调入了申功述、王霞文教授等。1984年为支持学校组建检验系,康格非、王霞文教授调出到检验系组建临床生化教研室。原分子生物学教研室是2001年从校外引进宋方洲教授、王勇博士、马永平和易发平硕士等组建而成。2004年,根据学校整体规划和学科发展需要,两教研室整体合并为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研室。2007年,学校院系调整,原重庆医科大学应用技术学院生物化学教研室教师并入。
(二)历届教研室主任
原生物化学教研室主任:李韵笙(1956-1967),陈燧康(1967-1976),康格非(1976-1980),王征泰(1980-1988),吕懿娟(1988-1993),曾昭淳(1993-2004)。
原分子生物学教研室主任:宋方洲(2001-2004)。
现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研室主任:宋方洲(2004-2009)、卜友泉(2009-至今)。
(三)早期主要西迁教师介绍
李韵笙教授:为第一任教研室主任,在教研室建设、学科建设和实验室筹建方面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康格非教授:上海人,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务特殊津贴”,重庆市学术技术带头人。重庆生化学会常务理事,中华医学会重庆分会理事。1956年,康格非毕业于上海第一医学院医疗系,任上海第一医学院生物化学教师。1957年,响应党的号召,西迁来到重庆医学院工作。1980-1983年,康格非先后在美国威克福来特大学鲍曼格瑞医学院及圣路易斯大学医院做访问学者、博士后副研究员及客座副教授,从事内毒素对心脏及肝脏的生化毒理学研究。1983年回国后,在国内率先创建医学检验专业,并任重庆医学院医学检验系主任。历任全国高等检验医学教育校际协会理事长及名誉理事长,中华医学教育学会检验医学学组组长,全国高等教育学会检验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从事医学生物化学与临床生物化学教学、科研近50年。
王征泰教授:曾担任重庆医学院基础医学部(基础医学院前身)主任。四川省生理学会常务理事,重庆市生理学会理事,生物化学学会委员,重庆市公安局刑事技术生化专业顾问,重庆市沙坪坝区第九届人民代表。79年开始招收研究生,培养多名研究生毕业。王教授在克山病、肝昏迷机理研究方面有一定造诣,他首次独立的科学论文《鱼甘油酸钠针剂的制备》发表在上海医学院学报(1953年),该成果缓解了解放初期该药物进口受禁的困境,曾多次参加院科研协作组,有血吸虫病的防治;克山病病因与发病;人工肝研制;在克山病研究中曾多年下乡搞防治,发表论文30多篇,如《抗血吸虫病药物AS-846的体内过程》、《抗血吸虫病药物的放射免疫测定法》、《克山病与缺氧环境》、《肝性昏迷与GABA代谢研究》等,获得多篇优秀论文一等奖,“抗体免疫荧光定量测定法”获1978年重庆市科学大会奖。为教研室的建设和发展付出了毕生的心血。
吕懿娟教授:副博士研究生。1960年到重医工作。1992年任西南片区第一期硕士学位和研究生教育检查评估学科专家组生物学科组通讯评议专家。中国生物化学学会会员。四川省生物化学学会理事。重庆生物化学学会副秘书长。1982—1983年在美国俄亥俄大学生化系进修,1983—1984于美国芝加哥大学生化系进修,1991年在英国贝尔法斯特女王大学基因工程系做高级访问学者。吕教授在糖尿病胰岛素基因突变、妊娠特异蛋白等研究领域有较大的贡献。
王雪英教授:作为最早到重庆来的教师,在教研室、学生实验室规划和筹建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曾担任《国外医学——临床生化及检验学分册》编委。
申功述教授:1958年到重医病理生理教研室,1972年到生化教研室。中华医学会病理学会、生理学会会员,担任中国生物化学会学术委员。1956—1967年在上海解放军医学科学院生物化学系进修蛋白质及氨基酸分析。曾对高山病肺水肿的酸碱平衡、水盐代谢、冠心病和高血脂蛋白分型、小肠乳糖酶缺乏症等作过病态生物化学的研究,在国内学术刊物上发表多篇论文。参编《生物化学诊断》(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1年12月,第一版)一本。
陈聪秀实验师:是教研室的第一位实验技术员,与老教授们一起为教研室的发展兢兢业业,任劳任怨,默默无闻地奉献一生。
二、教研室现状
(一)师资队伍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研室现有教师29人,其中在编教师28人,外籍特聘教师1人。人才队伍年龄、学缘、专业结构合理。平均年龄44岁。年轻师资主要来自国内外著名高校和科研院所。有海外学习经历教师占比40%。正高级职称14人,副高级职称14人,中级职称1人。博士生导师10人,硕士生导师23人。具有博士学位28人,硕士学位1人。重庆市学术技术带头人1人,重庆市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1人。重庆市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师2人。重庆市青年拔尖人才2人。重庆市外籍“高精尖缺”人才1人。重庆市“百名海外高层次人才集聚计划”1人。重庆市课程思政名师14人。全国或省级学会学术任职20余人次。此外,教研室聘任四川大学黄灿华教授为兼职教授(重庆市巴渝学者讲座教授)。
1.博士生导师(10人):卜友泉,宋方洲,马永平,高彦飞,雷云龙,邵世鹏,张春冬,罗忠礼,李思桥,DAVID PAUL MOLLOY(仅招收留学生博士生)
2.兼职博士生导师(1人):黄灿华(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青)
3.硕士生导师(23人):卜友泉,宋方洲,马永平,高彦飞,雷云龙,邵世鹏,张春冬,罗忠礼,李思桥,刘先俊,张莹,易发平,杨生永,蒋雪,王义涛,汪长东,李轶,李雯,李梨,黎伯胜,段绪东,陈全梅,DAVID PAUL MOLLOY
备注:导师详细介绍及联系方式参见“基础医学院主页-师资队伍-导师队伍”或“学校研究生院主页-导师风采专栏”。
(二)学科建设
1981年,生物化学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全国首批硕士学位授权点。1995年至今,生物化学连续获批为重庆市重点学科。2006年,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被批准为重庆市重点学科。2011年,获批生物学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2021年,获批生物学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2023年,获批生物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2018年3月,生物学与生物化学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学科。
2020年3月,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学科。
(三)教育教学
每年承担有临床医学等各专业本科生和留学生3000余人次《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分子与细胞》、《生物化学实验》等课程的教学,以及每年研究生1000余人次的《分子生物学前沿与进展》等课程的教学。教学运行管理规章制度完善,教学组织管理全程信息化,规范高效。教师教学效果深受同行专家和学生好评。近三年学生参加国家执医考试,生化与分子生物学知识模块的记忆/理解/应用三个认知层次的掌握率均显著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积极开展教学改革。2011年,在国内率先开展“以器官系统为主线”的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构建跨学科整合课程《分子与细胞》。深入实施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建立了有效促进学生全程学习的过程性评价模式,教学成效显著,应邀于全国生化与分子生物学教学研讨会做大会报告。近五年,新增主持教改项目12项,其中市级教改2项,获省级等教学成果奖2项,获评重庆市高校在线课程建设与应用先进典型,获评重庆医科大学校级优秀教学团队1个,获评重庆市高校课程思政教学团队2个。
课程建设方面,近五年,获评重庆市一流课程7门次,重庆市一流本科课程示范案例1个,重庆市本科高校课程思政示范课程2门次,重庆市来华留学生品牌课程2门次。
教材建设方面,教研室是人卫本科临床医学专业第9轮和第10轮规划教材编委单位,人卫临床医学长学制规划教材编写单位。近五年,主编和编写教材10余部,发表教学论文10余篇。其中,主编的《分子与细胞》和《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第2版)获评重庆市重点建设教材,参编的人卫规划教材《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第9版)获全国优秀教材二等奖。
(四)科学研究
主要依托分子医学与肿瘤研究中心、医学表观遗传学研究中心2个科研平台,科研场地面积4200余平方米,科研仪器设备总值达6100余万元。
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紧密聚焦两个主要研究方向:(1)肺癌和结直肠癌等高发恶性肿瘤的分子发病机制与转化医学研究;(2)细胞核与染色质稳态维持的表观遗传分子机理及其生理病理意义,形成了突出的特色与优势。
近五年,新增主持科研项目50余项,其中国家级14项,省部级35项,科研经费总计800余万元。近五年,在国际主流专业期刊发表高水平SCI论文105篇,其中IF>7.0论文23篇,IF>10.0论文13篇。近五年出版学术专著2部。全国生化名词审定参与单位,中华医学百科全书生化卷编写单位。获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1项。
(五)人才培养
教研室每年招收博士研究生10名左右,硕士研究生20名左右。教研室培养的研究生遍布全国各地,已成为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企业单位等的学科带头人和业务骨干,为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优秀毕业研究生余佳,现为北京协和医学院长聘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输血研究所副所长,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人社部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优秀毕业研究生何爱彬,现为北京大学未来技术学院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首席科学家。
近五年,指导本科生参与国家和省部等创新创业大赛,获奖50余人次。纳米医学创新团队被共青团中央、全国青年、全国学联和全国少工委授予全国大学生“小平科技创新团队”称号。
三、未来发展愿景
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秉持团结、积极、向上、奉献的科室文化,引育结合,进一步打造高素质师资人才队伍,以人才队伍建设为中心,深入推动教研室教育教学、科学研究和学科建设的全面互动发展。
在教育教学方面,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教学管理更加规范高效,深入开展教学改革和研究,获批国家级一流课程,进入国家级教学梯队序列。
在科学研究和学科建设方面,结合两个科研平台建设和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重点学科建设,进一步改善科研软硬件条件,进一步凝练研究方向,强化研究特色与优势,科研实力持续提升,获批国家级人才和省部级平台。
建设成为在国内高等医学高等院校(M9院校)中,教学与科研综合实力位居前列,在国内本学科专业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一流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系和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