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医科大学生理学教研室始建于1956年,当时大部分师资、技术员都来自原上海第一医学院生理教研室。在上世纪50-80年代生理学教研室曾经是我校师资力量最强科室之一,拥有一支高水平的学术梯队。
一、生理教研室的历史沿革
(一)生理教研室的组建及成长
1956年上海第一医学院生理教研室来渝组建重庆医学院生理教研室的教师有16人(殷文治、周保和、黄仲荪、金淑然、董全声、沈稚芳、张荣棠、杜瑚、吴乐君、林淑辅、周之中、鲍安铮、刘佩丽、陈慧、郑修文、范维正)。第一任主任殷文治(时为上海第一医学院生理教研室主任张丰彦教授秘书)。董泉声、周保和、沈�W芳均在上一医工作多年,是实力较强的中年教师,而较他们年青的教师大多是刚从医学院校毕业不久,又恰逢苏联专家来上一医生理教研室讲课,为全国开设高级生理学师资班,经过近一年培训,在专业知识上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并通过专家副博士的考试。另外,上一医委派了技师林淑辅先生率先带鲍安铮、刘佩丽来渝设计、安排教研室布局,准备十分充分。在设备方面,凡上一医有两套的就支援重医一套,如只有一套的也尽量优先供给,加上几位来渝的教师四处奔走,采购必需的教学和科研用品,这为后来来渝迅速开展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总之,当时在上一医支援重庆医学院的单位中,生理教研室从人力、物力上都是比较强的。
遵循上一医的老传统,教研室十分重视课堂教学,认真备课,着力提高教学效果。不论年资高低,必须随班听课,相互切磋交流。长期以来,坚持辅导教师制,高年资教师对年青教师教学把关上起到了重要作用。此作风至建校后,历来受到师生们赞许,不仅在院内示范性讲课,有的教师还应邀赴省内兄弟院校(泸州医学院、川北医学院)大班授课,获得好评。
教研室部分教师参与全国统编教材的编写,黄仲荪还主编写了《生理生化》教材(重庆出版社出版),不仅适合本校同学应用,也受兄弟院校欢迎。退休后黄仲荪还参加院督导组工作,继续为提高重医教学质量发挥余热。退休后沈稚芳老师还补拍上大课的录像,为后人留下了一份宝贵的教学资料。金文泉老师擅长绘图,多年来为教研室教学挂图付出了辛勤劳动,在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上发挥了重要作用。教研室开办了生理学高级师资班多期,培养来自省内外的生理师资,在普及电生理知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为西南地区培养了大批电生理科研人员。
上世纪70年代教研室集中“针刺镇痛”、“针刺麻醉”的课题,在学校的支持下,与附一院合作开展了针麻手术,并在手术中参观地记录了“疼痛”和“镇痛”的多项数据,然后在动物身上进行了内脏痛的模型复制,从采购动物、建立猫房、筹建电生理实验室等真是煞费心机。由于当时我们是西南地区开展电生理实验、建立屏蔽室较早,取得丰硕成果的单位,因此引来了多次国内外同行的参观。黄仲荪应邀赴美国合作针刺镇痛、痛觉生理、植物神经电生理等多项研究,并与教研室同仁金淑然、张能、费汝为等杂志发表论文70多篇,因针刺镇内脏痛研究的系列成果获全国科学大会奖,1978年,黄仲荪随钱�吭撼じ氨本┏鱿�卫生部全国科学大会领奖。1987年黄仲荪与北京医科大学周佳音教授合编《电生理学实验》一书,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是一本颇受教学和科研人员欢迎的参考书。另外,在针刺研究中教研室还接纳过英国伦敦大学的博士后研究生。
在建立电生理屏蔽室过程中,技师范维正投入了辛勤劳动,在建立钨丝微电极及应用计算机处理神经电信号等技术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与针刺电生理研究同时,周保和老师赴北医学习后与同仁费汝为、金文泉等创建了神经化学研究室,从神经递质测定探讨针刺镇痛的原理,其成果多次获省市科技进步奖,培养了多名研究生,为教研室开辟了另一条研究途径。
沈稚芳老师服从学校分配离开教研室创建了全国第一个生殖生理专业,编写出版了《生殖生理学》一书,带领一批从生理教研室出去的年青教师成立了计划生育系,为国家输送了大批具有扎实生殖生理基础的专业人才,在生殖内分泌方面发表了不少有价值的论文。
董泉声老师年过八十仍坚持在针刺作用机理上废寝忘食地工作,在结合中医理论进行电生理实验研究中成绩斐然,特别是他执着、认真、忘我的科研精神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重医人。
(二)教研室创始人介绍
殷文治教授:为第一任教研室主任,为教研室的组建付出了大量心血。当时殷文治老师结婚不久,为了筹建教研室他只身前来,直到1978年才离开回上海与家人团聚,这种牺牲自我的精神是十分值得我们尊重的。
周保和教授 (1925年6月-至2004年) 中共党员,医学博士,1952年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医学院,离休干部。周保和解放前积极参加地下党外围组织的进步活动,解放后参加抗美援朝医疗队。他为人忠厚,诚恳,稳重,深得群众爱戴和怀念。周保和在业务上有较深的造诣,精通英、俄语。在教研室对外翻译提高教师外语水平以及后来对留学生的外语专业教学中均发挥了重要作用。他对教学工作一贯严谨、认真,深得同行和学生的好评。科研上曾参加了针刺镇内脏痛的研究,后于上世纪80年代赴北京医科大学进修“神经递质在镇痛中的作用”课题,回校后又开辟了一个新领域,创建了神经化学实验室,带领中青年教师和研究生在神经递质的研究中积累了大量的宝贵资料,并发表了多篇有学术价值的研究论文,其成果获得过省、市级科技进步二、三等奖。
董泉声教授:组建教研室初期,在董全声老师的领导下继续上一医的“颈动脉窦”的科研工作,积累了不少有益数据,在《生理学报》上发表了多篇有价值文章。以后他主要从事针刺镇痛和针刺麻醉的研究,并调往成都中医药大学针灸研究所。
沈稚芳教授:沈稚芳老师早期参加针刺镇痛、针刺麻醉的临床研究,与附一院合作开展了针麻手术,并在手术中参观地记录了“疼痛”和“镇痛”的多项数据,然后在动物身上进行了内脏痛的模型复制,发表了多篇有价值的学术论文。沈稚芳老师服从学校分配离开教研室创建了全国第一个生殖生理专业,编写出版了《生殖生理学》一书,带领一批从生理教研室出去的年青教师成立了计划生育系,为国家输送了大批具有扎实生殖生理基础的专业人才。
金淑然教授:主要从事针刺镇痛、针刺麻醉以及电生理研究,发表了多篇有价值的科研论文。为教研室的发展做了大量的工作。
黄仲荪教授:硕士生导师。是我国最早得一批掌握电生理技术得学者,被誉为我国西南地区电生理事业奠基人之一,主要从事针刺镇痛、针刺麻醉以及植物神经系统电生理研究。他业务上精益求精,本职工作尽心尽责,学风严谨,1991-1993年赴美国弗吉尼亚医学院和密执安州立大学合作有关针刺镇痛和植物神经生理的课题研究,先后在美国发表论文70多篇、翻译300多篇、参加国内外重大学术会议十余次,编写及参编教材10余部,1978年获得全国科学大会奖,并多次获得省、局级奖励。1993年,获国务院特殊贡献津贴。
(三)教研室发展
正是在这支高素质、高水平的老前辈的精心培育下,打造了一批有能力、有水平的青年学术队伍,培养出了以杨峰、梁东、罗勇、张晶、孙瓦签等为代表优秀人才,现在全分布在美国、加拿大等国家,其中杨峰和梁东在美国国立研究院从事科学研究工作,并在《Nature》 和《Cell》等国际一流杂志上发表多篇文章,为生理学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张能、陆杰、方海立、王莎莉等新一辈,经过多年的教学和科研实践,使教研室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二、教研室现状
(一)基本情况
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在学校和有关上级主管部门的领导、大力支持和帮助下,现在的生理教研室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已成为一个集教学、科研、人才培养于一身的教学机构,生理学成为学校重点学科。教研室目前有教师17人,其中教授3人(王莎莉、魏莎莉、杨戎),副教授5人(余华荣、刘小川、汪志群、陈笛、李芳菲),讲师9人(官涛、王新渝、余畅、涂柳、申晶晶、冯敏、艾青、黄春霞、武向梅),博士生导师1名(王莎莉),硕士生导师3名(余华荣、魏莎莉、杨戎)。经过多年的努力和发展,2008年生理学被评为重庆医科大学优质课程,2009年生理学被评为重庆医科大学精品课程。
(二)教学工作
教学水平高,教学质量好,教改成效显著是教研室的一大特色。近5年来,我们共承担了硕士研究生、外国留学生,七年制医学生,五年制医学、儿科、检验、预防、口腔、影像、麻醉、药学、护理和公共事业管理等本科及各种专科、成人专升本等近20个层次的《生理学》、《高级生理学》、《神经生理学》、《临床生理学》、《生殖内分泌与免疫》以及《麻醉生理学》教学工作。尽管近年学生人数多、层次广,但我室保持了一贯优良传统,严格教学管理、使整个教学过程规范化、制度化。我们严格执行了集体备课、试讲及听课制度,加强对年青师资的培养,近年来我们选送了8人次青年师资到北京、同济、华西、中南大学等学习进修,从而保证了教学的顺利进行和高教学质量,教学效果也受到同行、督导组和学生的高度评价。我们还多人次获得市级、校级教书育人奖、优秀教学成果奖和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优胜奖等奖项。
另外,在保质保量完成好教学工作的同时,还积极开展教学改革探索,我们本着“重点训练学生动脑、动手能力”的教学原则,在不断更新教学仪器设备的基础上筛选常规的实验内容,增加了部分综合性实验项目和一些与后续实验课程有关的实验内容,对原有的单一的验证性实验做了大量的删减,新开发了多个综合实验,并完成计算机命题及教考分离。近年来积极参加教学改革,主持、参与了国家教委、重庆市教委和学校的教改课题研究,主编和参编10部由人民卫生出版社、科学出版社等出版的教材,在生理学报、实验室研究与探索,医学教育探索等多种杂志上发表了教学论文10余篇。
(三)科研工作
目前生理教研室有3个稳定的科研方向。①神经干细胞生物学、神经元退行性疾病;②血液、干细胞工程;③胚泡着床分子机制研究。
2000年以来,教研室申请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市科委攻关课题和市教委、市卫生局课和学校课题等10余项,在国外和国内等杂志发科研表论文100余篇,获重庆市政府、重庆市科委、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重庆市卫生局科技进步二、三等奖各一项。培养研究生50余名,其中在读18余名。目前,全体教师正积极努力,挖掘自身潜能、引进高水平人才,为把本室建成为国内一流的生理教研室而努力奋斗。
(四)导师介绍
王莎莉:女 55岁 重庆,82年毕业于重庆医科大学医疗专业,现任重庆医科大学生理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神经科学中心神经机能及电生理研究室PI。中国生理科学会理事,重庆生理科学会副理事长,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生命科学部一审专家。
主要从事神经干细胞生物学和中药药理的基础研究,特别在研究中药人参诱导神经干细胞增殖与功能分化中,分子靶点的寻找,基因表达调控,以及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神经系统退行性变和缺血缺氧性脑损伤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机理探讨。主持、主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3项,教育部、卫生部与市科委攻关课题、校创新基金等课题20余项。在国内外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其中SCI论文10余篇。研究成果获市人民政府自然科学三等奖3项,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科学技术三等奖1项。培养博士、硕士生近20名。
获重庆市教学成果二等奖、优秀奖各一项,校教学成果奖二等奖二项,多次获校教学优秀奖。作为副主编和参编学术专著与教材15部。
魏莎莉:女,教授,1957年9月出生,籍贯重庆,1982年毕业于重庆医科大学。2000.1-2000.12在重庆医科大学法语班学习。2003.1-2003.12由国家公派到法国斯特拉斯堡路易巴斯特大学中心医院学习。现任教于重庆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生理教研室,硕士生导师。重庆市性学会性医学专委会副主任委员,重庆市性病艾滋病防治协会副主任委员。
主要从事胚胎着床的分子机制研究及桥梁人群的艾滋病防治。承担了重庆市科委、第六轮全球基金艾滋病项目、国家十五科技攻关计划子课题、国务院艾滋病防治办公室、重庆市艾滋病防治办公室及校级科研项目和参加了多项国家级、省部及校级课题,作为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的研究论文30余篇(其中SCI收录的文章3篇,其余为CSCD期刊收录)。主编国家人口与计划生育委员会规划教材 《性医学》,中国人口出版社 (20052);主编普通高等教育计划生育医学专业统编教材《生殖医学基础》,重庆大学出版社 (2006);参编《性医学》,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7);参编《性社会学》,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2005.7。培养硕士研究生14名。
杨 戎:女,教授,硕士生导师。1985年毕业于重庆医科大学医疗系,1987年赴上海第一医科大学研究生班学习,现任教于重庆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生理教研室。承担的教学:生理学及生殖医学基础等教学工作。主要研究方向:胚泡着床分子机制研究。承担的科研项目及发表的文章:承担及参加国家级、省部级及厅局级科研项目1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培养硕士生近10余名。教材编写:主编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规划教材《性医学》、作为副主编参加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规划教材《生殖生理学》的编写,参编《干细胞衰老与疾病》(专著)、《生殖系微生物与免疫学》(卫生部“十一五”规划教材)、《性社会学》(专著)及学生性健康教育系列读本《花季心语》(初中)、《花季迎风》高中、《青春如潮》大学、《不能回避的话题》(教师及家长)等书籍。学术团体任职:重庆市性学会性教育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及重庆市性学会常务理事。
电子邮箱:yangrong3636@yahoo.com.cn 手机:13883447680
余华荣:男,1970年9月出生,重庆丰都人,生理学教研室主任。生理学副教授,药理学博士,硕士生导师。中国生理科学会、重庆生理科学会及重庆神经科学会会员。主要从事生理学教学以及神经元退行性疾病的发病机理及防治研究。工作期间曾主持重庆医科大学课题及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各一项,作为主要参研参与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三项,高校博士点基金和重庆市卫生局课题各一项,并获重庆市卫生局一等奖和重庆市渝中区科技进步三等奖各一项。在国内外杂志发表论文10余篇。培养硕士研究生4名。参编本专业教材4部,曾获重庆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讲课比赛优胜奖和重庆医科大学教学优秀奖。
(五)成果图片展
1.《细胞物质转运》(生理教研室,20001年)基础医学院多媒体课件比赛一等奖
2.《呼吸系统》(王莎莉 田庆宜,2002年)重庆医科大学多媒体课件制作比赛二等奖
3.重庆医科大学年教书育人奖(官 涛,2002年)
4.《呼吸系统》(王莎莉 田庆宜,2004年)重庆市第四届优秀电教科研成果教材类二等奖
5.《生理学教学实验模拟课件的开发》(王莎莉 田庆宜,2004年)重庆市第四届优秀电教科研成果论文类优秀奖
王莎莉、田庆宜 重庆医科大学多媒体比赛二等奖
6.《利用CAI课件培养学生创新性思维和提高教学质量的探索》(王莎莉 田庆宜 方海立 陈笛 官涛,2004年)重庆医科大学教学成果二等奖
7.重庆医科大学优秀教学奖(余华荣,2004年)
各类获奖证书
(你们还有什么图要补充的没有?)
三、教研室发展规划
1.学术团队建设
本学科在今后的几年内,学科带头人将做好规划与管理工作,加强年轻教师的培养,制定青年教师科研培训计划,使青年教师的竞争力不断提高,增加教师队伍中博士学位的人数,并鼓励青年教师赴国外先进实验室进行科研合作研究,提高本学科在国内的竞争力。争取引进2-3名在国内外知名大学参加科研工作的青年才俊,逐步形成一支年龄构成、专业构成合理、具有一定规模和较强竞争力、学科带头人在同行中有较高知名度的科研团队。
2.人才培养
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在稳定师资队伍、保证教学质量的基础上,有计划地派出教师接受培训和邀请、吸引国外人才回国工作或开展合作,提高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争取在几年内年轻师资全部具有有博士学位。同时,加大对学科带头人和后备带头人的培养力度,培养出一批德才兼备、教学与科研全面发展的专家或学者。提高青年教师的外语水平,加强双语教学和留学生教学。充分挖掘现有教职工的潜力,搭配合理,人尽其才。
3.科学研究
科研兴室,科研强师,重振生理优势,不仅是我们的口号,也是我们一直努力的方向。未来几年,我们争取在课题申报方面,围绕优势领域自由选题,在国家科研经费大幅增加的背景下,力争新增国家级科研项目1-2项,省部级项目3-5项。争取申报获得国家级成果奖或省部级成果奖1项。增加高水平论文发表,增加国家级和SCI论文数量。同时积极招收研究生(4-8名/年),充分利用研究生资源促进科研工作发展。
3.课程建设
继续发扬我室注重教学,教学质量优秀的优良传统,积极组织大家参加教改工作,力争在教学方法和手段上有新的突破和提高。全部年轻教师都能承担全英语教学;同时争取在实验教学和教材编写上有所创新,每年有3-5篇高水平的教改论文发表。力争在5年内将生理学建设成为市级的优质课程和精品课程。
总之,我们的目标是使我室的中青年全部具有硕士、博士的学位,在5年内把我室建成具有较高学术水平和综合素质的学术团队。
附件:
1.照片
1972年生理教研室教师合影
1986年生理教研室以黄仲荪教授领导的针刺麻醉科研课题组
从右至左:英国博士后留学生Benns,王莎莉,陆杰、罗勇、黄仲荪、陈永跃、刘念生、张能
2.创业者名单(上一医老师):
殷文治 董泉声 周保和 沈稚芳 黄仲荪 金淑然 张荣棠
杜 瑚 吴乐君 林淑辅 周之中 鲍安铮 刘佩丽 陈 慧
范维正 郑修文
3.历届教研室主任
殷文治 董泉声 沈稚芳 金淑然 黄仲荪 张 能 陆 杰 王莎莉
余华荣(现任)
4. 50年教研室大事件
1978年获得全国科学大会奖
1965-1970年全国和西南地区多次开设电生理学习班
1985年获硕士学位授权点
1986年英国伦敦大学Benns博士经国家教委推荐,来教研室进行博士后进修
1993年黄仲荪教授应日本大阪大学专程邀请作针灸和神经生理方面的学术报告
1995年获四川省和重庆市科技进步二、三等奖
1998年,德国医生Conny女士来学习针灸理论和临床操作
1999德国科隆大学特邀黄仲荪教授参加全德外科医生大会,并作针刺镇痛的理论研究、临床疗效及中国在该领域的进展报告
2000年获重庆市科学进步三等奖
2000年获重庆市卫生局科学进步二等奖
2004年获重庆医科大学重点学科
2008年生理学被评为重庆医科大学优质课程
2009年生理学被评为重庆医科大学精品课程
5.主要教学与科研成果(2000年以来)
生理教研室立项科研课题
1)青蒿素CQ-189抗肿瘤活性成分对肺癌和白血病的研究
市科委攻关课题 2005.10-2008.10 18万 王莎莉
2)第三军医大学 (横向课题) 2005.1-2008.1 4万 方海立
3)造血生长因子cDNA探针研制及检测系统建立
重庆市教委 2000.1-2001.12 3万 王莎莉
4)胶原酶误注入蛛网膜下腔致瘫程度的实验研究深圳市南山医院(横向课题) 2000.1-2001.12 1.5万 王莎莉
5)胶原酶注入硬膜外腔的实验研究 深圳市南山医院(横向课题)
2002.1-2002.12 1.5万 王莎莉
6)人胚胎干细胞向造血干细胞定向诱导分化的实验研究
校创新课题 2001.8-2003.12 4.0万 王莎莉
7)人参总皂甙促进人造血细胞增殖信号转导的研究
校办课题 2003.1-2003.12 1.0万 陈 笛
8)迷走神经在神经在促胰液素抑制胃功能作用中的地位及机理研究
重庆市卫生局 2000.3-2002.3 1.2万 陆 杰
9)链佐菌素致大鼠糖尿病机制及FDP干预的实验研究
校办课题 2001.1-2001.12 1.5万 余华荣
10)人参总皂甙对红细胞生成素受体介导的信号途径的影响 校办课题
2005.9-2006.9 1万 官涛
11) 人参总皂苷诱导分化的人NSC上Na+通道的特性 院办课题
2006.9-2008.9 1万 申晶晶
12) hEG细胞和hES细胞向生殖细胞分化的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2008- 2011 19万 李芳菲
13)“重庆市主城区农民工生殖健康状况调查/艾滋病防治及同伴干预研究 ”
市科委 CSTC 2009CE9167 2009.7-2009.12 经费 2万, 魏莎莉
14)“针对中老年男男性接触者艾滋病干预项目” 第六轮全球基金艾滋病项目
CHN-607-G10-H 2009.3-2009.12 经费 1.5万,魏莎莉
15)“流动人口男男性接触者艾滋病干预模式研究” 第六轮全球基金艾滋病项目CHN-607-G10-H 2009.3-2009.12 经费 2.5万,魏莎莉
16)“桥梁人群传播艾滋病的模式及相关阻断策略研究”
国家十五科技攻关计划子课题 2005.12-2006.12 经费 3万,魏莎莉
17)“对男男性接触者和男性性工作者艾滋干预方法的探索”
重庆市艾滋病防治办公室课题 2005.12-2007.12 经费 5万,魏莎莉
18)“重庆地区男男性接触者艾滋病防治行为干预”
国务院艾滋病防治办公室 05-II-36 2006.12-2007.12 经费 5万,魏莎莉
19)L-selection及配体在胚泡植入过程中作用的研究
市教委课题 KJ050306 经费 3万 2005-2007 杨戎
20)小鼠子宫内膜着床旁及着床点LIF基因表达研究
校级课题 XB200342经费 1万 2004-2006 杨戎
21)TACE在胚泡着床中的作用及其信号转导途径的研究 市科委课题 CSTC,2007BB5273 2007-2009 经费2万 杨戎
22)TACE-TGF-α相互作用参与胚泡着床机制研究
市计生委经费 2万 2007 -2008年 杨戎
生理教研室发表的部分主要科研论著
1)Secretin inhibits vagal afferent nerve discharge in response to gastric distension in rats Gastroenterology April 2001;118(4):441 陆 杰
2)当归多糖对人粒单系造血祖细胞增殖分化的调控机理研究
解剖学报 2001;32(3):241 王莎莉
3)环丙沙星的定量药物脑电研究 中国抗生素杂志
2002;27(9):557-559 陆杰
4)参总皂甙诱导人淋巴细胞表达GM-CSF的实验研究
免疫学杂志 2003;19(6):411 陈 笛
5)人参总皂甙诱导内皮细胞单核细胞表达GM-CSF的实验研究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3;23(11):845-847 陈 笛
6)人参总皂甙对人GM-CSF和GM-CSFR表达的调控机制
生理学报 2003;55(4):365-370 王莎莉
7)人参皂甙诱导骨髓巨噬细胞表达造血生长因子的研究
2003;34(5):504-509 解剖学报 王莎莉
8)Derivation and identification of human embryonic stem cells from cultured human primordid germ cell
Cell Biology International 2004;28(8-9):s8 王莎莉
9) Study on effects of epilepsy induced by ciprofloxacin,oflox-acin and levofloxacin in rats 中国抗生素杂志 2004;29(3):169 陆杰
10)牛磺酸抗细胞因子诱导的原代培养胰岛细胞凋亡与A20的关系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2006,28(8):813-815 余华荣
11)牛磺酸对STZ诱导大鼠胰岛细胞凋亡及Bcl-xL和Bax表达变化的影响.
基础医学与临床,2006,26(6):613-616 余华荣
12)细胞因子引起胰岛细胞凋亡与bcl-xL和bax表达变化及牛磺酸的影响.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2007,23(6):1172-175 余华荣
13) Zhang J, Yang JQ, He BC, Zhou QX, Yu HR, Tang Y, Liu BZ.Berberine and total base from rhizoma coptis chinensis attenuate brain injury in an aluminum-induced rat model of neurodegenerative disease. Saudi Med J, 2009 Jun;30(6):760-766
14)yingbo Li, Jiping Tang, Nikan H. Khatibi, Mei Zhu, Di Chen, Weiping Zheng, Shali Wang. Ginsenoside Rb1 reduses neurologic damage, is anti-apoptotic and down-regulatesdown p53 and BAX in subarachnoid hemorrhage.Current neurovascular research, 2010;7(2):85-94. (SCI)
15)yingbo Li, Jiping Tang, Nikan H. Khatibi, Mei Zhu, Di Chen, Liu Tu, Li Chen, Shali Wang. Treatment with ginsenoside rb1, a component of panax ginseng, provides neuroprotection in rats subjected to subarachnoid hemorrhage-induced brain injury. Acta Neurochir Suppl. 2011;110(Pt 2):75-9. (SCI)
16)Di Chen, Jiping Tang, Nikan H. Khatibi, Mei Zhu, Yingbo Li, Chengyuan Wang, Rong Jiang, Liu Tu, Shali Wang. Treatment with Z-ligustilide, a component of angelica sinensis, reduces brain injury following a subarachnoid hemorrhage in rats. J Pharmacol Exp Ther. 2011;337(3):1-10
17) Expression of Transcriptional Repressor Slug Gene in mouse endometrium and its effect during embryo implantation Appl Biochem Biotechnol
2009;157:346-355 魏莎莉
18)The Role of T-lymphoma Invasion and Metastasis Inducing Protein 1 in Early Pregnancy in Mice Molecular Human Reproduction
2008 14(10):589-594 魏莎莉
19)Cytogenetic studies of a series of 43 consecutive Secondary Myelodysplastic Syndromes / Acute Myeloid Leukemias: Conventional Cytogenetics, 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 (FISH) and Multiplex-FISH. Cancer Genetics and Cytogenetics 168 (2006) 133�C145 魏莎莉
20)Expression of phosphatase andtensin homolog deleted on chromosome ten in mouse endometrium and its effect during blastocyst implantation Acta Physiologica Sinica, February 25, 2008, 60 (1): 119-124 魏莎莉
21)转录因子SLUG在早孕小鼠子宫内膜的表达
生殖与避孕 2008;28(10):577-581 魏莎莉
22)PCNA在早孕小鼠子宫内膜的表达
生殖与避孕 2008;28(4):695-700 魏莎莉
23) HOXa-10基因在小鼠胚胎着床过程中的作用
解剖学报 2008;39(2):259-262 魏莎莉
24)Survivin 在早孕小鼠子宫内膜中的表达
生殖与避孕 2008;28(1):1-6 魏莎莉
25)PTEN基因在小鼠胚胎着床过程中的实验研究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2007;29(21):2064-2066 魏莎莉
26)PTEN基因在早孕小鼠子宫内膜的表达规律
生殖与避孕 2007;27(2):241-245 魏莎莉
27)T淋巴侵袭与转移诱导因子1在早孕小鼠蜕膜的表达动态过程
生殖与避孕 2009;29(6):345-348 魏莎莉
28)HOXa-10在早孕小鼠子宫内膜中的表达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2007;32(12):1260-1264 魏莎莉
29)小鼠孕早期Cyclin-E表达规律及意义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2008;33(8):954-958 魏莎莉
30) PCNA在在小鼠胚胎着床过程中的作用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2009;34(10):1354-1357 魏莎莉
31)重庆市主城区建筑农民工艾滋病防治知识、态度和高危行为调查
中国计划生育杂志 2010 魏莎莉
32) 重庆市主城区建筑农民工性病认知度的调查
重庆医学 2010;39(18):2492-2494 魏莎莉
34) Tiam1在动情周期小鼠子宫内膜中的表达
生殖与避孕 2010;30(11):695-700魏莎莉
35) TACE在着床窗口期小鼠子宫内膜上皮细胞中的表达及其抗体对胚泡粘附的影响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2010,35(8):1133-1135 杨戎
36) 青蒿水提物对小鼠生殖功能及胎鼠发育的影响
生殖与避孕,2010,30(8):505-508 杨戎
37) 着床窗口期小鼠子宫内膜上皮细胞和基质细胞的原代共培养
重庆医学 2010,39:1-3 杨戎
38) p16INK4a在动情周期和早孕小鼠子宫内膜中的表达
解剖学报;2010,41(1):132-136 杨戎
39) 肿瘤抑制基因p16INK4a在小鼠早孕子宫内膜中的表达
生殖与避孕;2008, 28(9):519-524 杨戎
40) TACE-TGF-α相互作用参与胚泡着床的机制研究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2009,34(11):1466-1469 杨戎
41) p16INK4a在早孕小鼠子宫内膜的表达及其对胚泡着床的影响
生理学报;2008,60(4):547-552 杨戎
42) 肿瘤坏死因子α转化酶(TACE)在早云小鼠子宫内膜的表达规律
生殖与避孕;2008,28(8):454-459 杨戎
43) 肿瘤抑制基因p16INK4a在小鼠早孕子宫内膜中的表达
生殖与避孕;2008,28(9):519-524 杨戎
44) APC基因表达与染色体数目异常胚胎关系
生殖与避孕 2008;28(5):695-698 杨戎
45) 围着床期小鼠胚卵L-选择素的表达变化及作用
解剖学报,2007;38(6):736-740 杨戎
46) △Np63在早孕小鼠子宫内膜表达规律研究
生殖与避孕2007;27(1):21-25 杨戎
47) sLex在小鼠胚泡植入早期子宫内膜中的表达及作用
生殖与避孕2007;27(8):497-501 杨戎
48) 小鼠胚泡植入早期FucT-Ⅶ和sLe(X)寡糖抗原表达
基础医学与临床2007;27(11):1222-1226 杨戎
49) 恒河猴(Macaca mulatta)肝脏cDNA文库构建
四川大学学报 2007;38(3):378-381 杨戎
50) TACE在小鼠动情周期的表达规律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2008;33(4):416-418 杨戎
51) 吲哚美辛体外干预研究胃癌Wnt/β-Catenin信号途径与Caspase-3 及Bcl-2关系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2008;33(3):304 -307 杨戎
52) 受素及受体系统在小鼠胚泡着床过程中子宫内膜的表达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2005;30(3):405-408 杨戎
53) 小鼠子宫内膜着床旁及着床点组织LIF基因表达研究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2004;29(3):332-334 杨戎
54) 白血病抑制因子在小鼠子宫内膜不同部位的表达研究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06;14(4):29~31 杨戎
奖 励
主要科研成果
1. 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对肝药酶的作用及肝、肾、中枢神经系统毒性研究 陆杰 2000年 重庆市科学进步三等奖(证书编号003463)
2. 针刺改善脑缺血作用机理的实验研究 陆杰 2000年 重庆市卫生局二等奖(证书编号2000-2-034).
3.人参总皂苷对人血细胞发生的影响及其调控机理的研究. 王莎莉、陈笛等2007年 重庆市自然科学三等奖.
主要教学成果:
1. 生理学教学实验模拟课件的开发 王莎莉、田庆宜等 2004.6 重庆市第四届优秀电教科研成果论文类优秀奖
2.《呼吸系统》 王莎莉、田庆宜等 2004.6重庆市第四届优秀电教科研成果教材类二等奖
3.《利用CAI课件培养学生创新性思维和提高教学质量的探索》 2004.9 王莎莉 田庆宜 方海立 陈 笛 官 涛 重庆医科大学教学成果二等奖
4.呼吸生理课件 2002.6 王莎莉 田庆宜 重庆医科大学多媒体课件比赛二等奖
5. 细胞物质转运(课件)2001 教研室 基础基础医学院多媒体课件比赛一等奖